赛神

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事妖结妖社,不问疎与亲。 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 家家不歛获,赛妖无富贫。 杀牛贳官酒,椎鼓集顽民。 喧阗里闾隘,凶酗日夜频。 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 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缗。 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囷。 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屯。 未可一朝去,俾之为等伦。 粗许存习俗,不得呼党人。 但许一日泽,不得月与旬。 吾闻国侨理,三年名乃振。 巫风燎原久,未必怜徙薪。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政仁。 此事四邻有,亦欲闻四邻。

译文:

在楚地的风俗里,人们不把正经事放在心上,却盛行着信奉妖神的巫风。大家为了侍奉妖神,结成了妖社,也不管彼此关系是疏远还是亲近。 每年到了十月末,那饱满如珠的稻谷眼看就要成熟了。可家家户户都不去收割,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忙着去赛神祭妖。他们杀了牛,还赊来官府的酒,敲着鼓召集那些愚昧的百姓。里巷间喧闹嘈杂,拥挤不堪,那些人酗酒闹事,日夜不断。 到了年末,雪霜降临,那原本待收的稻珠就随着田陇被掩埋了。官吏来催逼官税,百姓们只能去借贷,利息翻倍。贫穷的人生活日益艰难,家底渐渐消耗殆尽,就算是富裕人家,仓库里也没有多少存粮了。 可这些人并不觉得侍奉神是件苦事,还说自己是诚心不够。岳阳有一位贤明的刺史,他考虑到这种风俗让百姓陷入困境。但这种巫风盛行已久,不能一下子去除,所以他把参与赛神的人分等治理。 他大致允许保留一些习俗,但不准再结党成群。只允许有一天的赛神活动,不可以持续一个月或者十天。我听说郑国的子产治理国家,三年之后才声名远扬。这巫风就像燎原之火,已经燃烧很久了,未必有人会怜惜提前搬走柴草以防火患的建议。 我写下这首诗来记述这件事,不只是为了歌颂这位贤明刺史的仁政。因为这种情况在四邻地区也有,我也希望让四邻都能知道这件事。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