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府与吴十一兄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𬪩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长安车马客,倾心奉权贵。 昼夜尘土中,那言早春至。 此时我独游,我游有伦次。 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 扣林引寒龟,疏丛出幽翠。 凌晨过杏园,晓露凝芳气。 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 排房似缀珠,欲啼红脸泪。 新莺语娇小,浅水光流利。 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 酒醒闻饭钟,随僧受遗施。 餐罢还复游,过从上文记。 行逢二月半,始足游春骑。 是时春已老,我游亦云既。 藤开九华观,草结三条隧。 新笋踊犀株,落梅飜蝶翅。 名倡绣毂车,公子青丝辔。 朝士还旬休,豪家得春赐。 提携好音乐,翦铲空田地。 同占杏花园,喧阗各丛萃。 顾予烦寝兴,复往散顦顇。 倦仆色肌羸,蹇驴行跛痺。 春衫未成就,冬服渐尘腻。 倾盖吟短章,书空忆难字。 遥闻公主笑,近被王孙戏。 邀我上华筵,横头坐宾位。 那知我年少,深解酒中事。 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 叫噪掷投盘,生狞摄觥使。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 古观闭闲门,依然复幽閟。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 薄艺何足云,虚名偶频遂。 拾遗天子前,密奏升平议。 召见不须臾,𪫺庸已猜忌。 朝陪香案班,暮作风尘尉。 去岁又登朝,登为柏台吏。 台官相束缚,不许放情志。 寓直劳送迎,上堂烦避讳。 分司在东洛,所职尤不易。 罚俸得西归,心知受朝庇。 常山攻小寇,淮右择良帅。 国难身不行,劳生欲何为。 吾兄谙性灵,崔子同臭味。 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就闲来喜爱春天,能领会春风所蕴含的情意。 还没有花草生长的时候,春风就已带着浓浓的暖意催我在清晨的窗边酣睡。 彩霞满天的早晨,云朵色泽淡雅,雨过天晴的景色勾起我作诗的情思。 渐渐地柳树枝头有了绿意,河川的风光开始变得明媚起来。 长安城里那些奔走于车马之间的人,一心都在奉承权贵。 整日整夜都在尘土中忙碌,哪里会提及早春已经到来。 这个时候只有我独自出游,我的游玩是有顺序的。 我悠闲地漫步在曲江岸边,晚上就借宿在慈恩寺里。 我敲打树林引出畏寒的乌龟,稀疏的树丛中透出清幽的翠色。 凌晨时分经过杏园,清晨的露水凝聚着芬芳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多么明亮洁净,娇嫩的树木让人怜惜它低矮的模样。 排列的房屋像点缀的珠子,杏花好似要啼哭的红脸带着泪珠。 新来的黄莺叫声娇小可爱,浅浅的水流波光灵动。 我空腹喝着冷饮,因此到太阳高升时就醉了。 酒醒后听到开饭的钟声,便跟着僧人接受施舍的食物。 吃完饭又继续去游玩,所到之处都记录下来。 等到了二月中旬,才见游春的车马多起来。 这时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我的游玩也差不多结束了。 九华观里藤蔓张开,三条隧道旁草儿纠结。 新笋像犀角般破土而出,飘落的梅花如同翻飞的蝴蝶翅膀。 有名的歌女乘坐着华丽的车子,公子们手持青丝缰绳。 朝中官员赶上旬休假期,富豪人家得到了春天的赏赐。 他们带着美妙的音乐,把一片田地清理出来。 大家一同占据了杏花园,各自聚在一起喧闹不已。 看看我自己,睡眠都不安稳,又前往别处排解我的憔悴。 疲倦的仆人脸色憔悴身体瘦弱,瘸腿的驴子行走艰难。 春天的衣衫还没做好,冬天的衣服渐渐沾满灰尘显得油腻。 我与友人偶然相遇吟诵着短诗,在空中比划着回忆难写的字。 远远地能听到公主的笑声,还遭到王孙贵族的戏弄。 他们邀请我参加豪华的宴会,让我坐在横头的宾客位置。 他们哪里知道我年少时,就深谙饮酒作乐的事。 我能唱犯声的歌曲,特别精通酒筹变化的规则。 含着歌词等待最后的节拍,催促着舞蹈伴随着繁密的吹奏。 喧闹着玩掷投盘的游戏,凶狠地威慑着行酒令的人。 转眼间时光已晚,众人散乱地各奔东西。 古老的道观关闭了大门,依旧显得幽深寂静。 我无缘无故地改变自己的性情,盲目地学习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那浅薄的技艺不值一提,只是偶然间多次获得了虚名。 我曾在天子面前担任拾遗的官职,秘密上奏关于天下升平的建议。 很快就得到了召见,可奸诈庸碌的人却已经对我猜忌起来。 早上我还陪在香案旁的朝班之中,晚上就被贬为管理地方的小官。 去年我又回到朝廷,担任御史台的官吏。 御史台的官员相互约束,不许我放纵自己的情志。 在官署值班时忙于迎来送往,上堂办事还要处处避讳。 我被分派到东都洛阳任职,所承担的职责尤其不容易。 因为被罚俸禄得以西归,我心里明白这还是受到朝廷的庇护。 常山正在攻打小股贼寇,淮右正在挑选优秀的统帅。 国家有难而我却不能前去效力,如此劳碌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兄长深知我的性情,崔二十二与我志趣相投。 我写下这首挂冠归隐之词,希望一生能从此自由自在。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