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女樊四十韵

逝者何由见,中人未达情。 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 去伴投遐徼,来随梦险程。 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 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 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 母约看宁辨,余慵疗不精。 欲寻方次第,俄值疾充盈。 灯火徒相守,香花秪浪擎。 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魄散云将尽,形全玉尚莹。 空垂两行血,深送一枝琼。 秘祝休巫觋,安眠放使令。 旧衣和箧施,残药满瓯倾。 乳媪闲于社,医僧婗似酲。 悯渠身觉賸,讶佛力难争。 骑竹痴犹子,牵车小外甥。 等长迷过影,遥戏误啼声。 涴纸伤余画,扶床念试行。 独留呵面镜,谁弄倚墙筝。 忆昨工言语,怜初妙长成。 撩风妬鹦舌,凌露触兰英。 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 秪忧嫌五浊,终恐向三清。 宿恶诸荤味,悬知众物名。 环从枯树得,经认宝函盛。 愠怒偏憎数,分张雅爱平。 最怜贪栗妹,频救嬾书兄。 为占娇饶分,良多眷恋诚。 别常回面泣,归定出门迎。 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 说人偷罪过,要我抱纵横。 腾蹋游江舫,攀缘看乐棚。 和蛮歌字拗,学妓舞腰轻。 迢遰离荒服,提携到近京。 未容夸伎俩,唯恨枉聪明。 往绪心千结,新丝鬓百茎。 暗窗风报晓,秋幌雨闻更。 败槿萧疎馆,衰杨破坏城。 此中临老泪,仍自哭孩婴。

译文:

逝去的人怎么还能见到呢,我这凡人还没能参透这生死之情。 就像马不会生出角来一样,再也没有见到女儿的希望了,我内心的悲痛如同那断肠哀鸣的猿猴。 女儿远去陪伴我被贬到那遥远的边陲之地,只能在凶险的梦境中来到我的身旁。在这巴山之地养育了她四年,在这三峡的迂回曲折间度过时光。 她是在这他乡染上了疾病,魂魄想必也在远方遭受着惊吓。山魈之类的邪物肆意逼迫,沙虱的毒素暗中侵害着她的身体。 她的母亲和她约定着事情,可她那时已难分辨;我又因为慵懒,对她的治疗不够精心。本想按顺序寻找治病的良方,可突然她的病情就严重到了极点。 我们只能守着灯火相伴,徒劳地擎着香花祈祷。她就像初开在月光下的莲花,又如早晨盛开却很快凋谢的木槿花。 她的魂魄如飘散的云朵即将消逝,而身体虽还完整,却如美玉般失去了生机。我只能白白地流下两行血泪,沉痛地送别这如美玉般的女儿。 停止那些巫师的秘密祈祷吧,让她安静地安眠,遣散那些侍奉的人。把她的旧衣服连同箱子施舍出去,将剩余的药全都倒在碗里。 乳母闲得如同社日里无事的人,医僧也像喝醉酒一样无精打采。可怜她那小小的身躯已不在,惊讶于佛祖的力量也难以抗争这生死。 那骑着竹子玩耍的傻侄子,拉着小车的小外甥。他们曾经一起长大,如今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远处玩耍的声音也会让我误以为是她而忍不住哭泣。 看到她弄脏的纸张,我为上面我曾给她画的画而伤心;想起她扶着床试着学走路的样子,我满心怀念。 只剩下那曾用来给她照脸的镜子,可如今还有谁会去摆弄那倚在墙边的古筝呢。 回忆起她当初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怜惜她刚刚出落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说话伶俐,比鹦鹉的舌头还招人嫉妒;身姿轻盈,如带着露珠的兰花般娇美。 她就像乘坐翠凤车的仙子,又似红莲花中捧出的化生童子。只担心她嫌弃这污浊的尘世,最终恐怕是去往了三清仙境。 她向来厌恶各种荤腥的味道,小小年纪就能认识很多事物的名称。她的玉环是从枯树上得到的,经文是用宝函装着的。 她生气的时候特别讨厌别人数落她,分配东西时却很喜欢公平。我最心疼那个贪吃栗子的妹妹,她还常常帮助那个懒得读书的哥哥。 她十分娇俏可爱,让我对她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每次分别她总是回头哭泣,回来时一定会出门迎接我。 她会怪我回家晚,还常常把远方寄来的信拿给我看。她会诉说别人的过错,还撒娇要我抱她。 她欢快地在江舫上蹦跳游玩,攀爬着去看乐棚里的表演。学着唱蛮人的歌曲,虽然字音拗口;模仿着歌妓跳舞,腰肢轻盈。 好不容易带着她迢迢万里离开了荒远的边疆之地,来到靠近京城的地方。还没来得及让她施展自己的本事,只恨她空有聪明才智却早早离世。 过去的种种回忆让我的心千头万绪,新添的白发布满了双鬓。黑暗的窗户透进风声,告知着天亮;秋夜的帐幕外雨声伴着更声。 破败的木槿花在这萧条的馆舍旁,衰残的杨树在那残破的城墙边。在这凄凉的情境中,我这已临近暮年的人,还是忍不住为失去这个孩子而痛哭。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