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华原磬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疎音少人听。 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 铿金戛瑟徒相杂,投玉敲冰杳然零。 华原輭石易追琢,高下随人无雅郑。 弃旧美新由乐胥,自此黄钟不能竞。 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 霓裳才彻胡骑来,云门未得蒙亲定。 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时激作南风咏。 伯夔曾抚野兽驯,仲尼暂叩春雷盛。 何时得向笋簴悬,为君一吼君心醒。 愿君每听念封疆,不遣豺狼勦人命。

译文:

用泗水边的浮石雕琢成磬,那古朴的音乐、疏阔的音调很少有人愿意聆听。如今乐工地位低贱,像伯牙、师旷那样的音乐大师又极为稀少,他们分辨不出邪僻之声,还嫌弃雅正之音。 雅正的声音不会屈服,古时的曲调高远,可如今钟律杂乱,管弦也有毛病。金属乐器和瑟声铿锵杂乱地混合在一起,而像敲击玉石、冰块那样清脆纯净的雅音却杳然消逝,难以听闻。 华原那质地较软的石头容易雕琢,制成的乐器音调高低可以随意掌控,根本不分雅乐和郑声。乐官们喜新厌旧,从这以后,黄钟之音也无法与之竞争了。 唐玄宗喜爱音乐,尤其偏爱新创作的乐曲,梨园弟子们因此备受恩宠,骄横跋扈。《霓裳羽衣曲》刚刚演奏完毕,胡人的骑兵就打来了,而《云门》这样的古乐还没来得及得到皇帝的亲自审定。 我把古磬藏在心中,有时心中激情涌起,就像舜帝弹奏《南风歌》那样感慨。从前伯夔弹奏乐曲能让野兽驯服,孔子敲击石磬发出如春雷般盛大的声音。 什么时候能把古磬悬挂在笋簴之上,为您奏响,让您的心清醒过来。希望您每次听到这古磬之音时都能念及国家的边疆,不要让豺狼般的恶人残害百姓的性命。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