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 重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幷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译文:

广袤的大地种植着桑麻,种植这些的目的是要接济百姓。百姓们辛勤地织出布帛,所求的不过是能够养活自己。除了维持自身生活,剩余的就要用来缴纳赋税,上可以供奉君王和双亲。 国家制定两税法的时候,本意是爱护百姓。当初为了防止过度征收,皇帝明确下令给朝廷内外的大臣,规定在赋税之外多征收一件物品,都要以枉法论处。 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贪婪的官吏开始因循旧习、钻空子。他们搜刮百姓来求得上级的宠爱,征收赋税不分冬天和春天。绢还没有织成一匹,丝还没有缫满一斤,里长就逼迫我缴纳,不许我有片刻的拖延。 年终的时候,天地一片萧索,寒风在破败的村庄里呼啸。深夜里,烟火都熄灭了,霰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年幼的孩子衣服遮不住身体,年老的人身上没有一丝温暖。悲伤的喘息和寒冷的空气,一同钻进鼻子,让人辛酸不已。 昨天我去缴纳完剩下的赋税,顺便看了一眼官府的仓库门。只见里面的绸缎像山一样堆积着,丝絮像云一样屯聚着。这些被称作“羡余”的财物,每月都进献给皇帝。 他们夺走了我身上的温暖,只为了换取眼前的恩宠。这些财物被送进了琼林库,时间久了也会化为尘土。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