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 道州民 美臣遇明主也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 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 任土贡,宁若斯。 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 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 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 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 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译文:

道州的百姓,很多是侏儒,个子高的也不过三尺多。这些人被当作矮奴在市场挑选出来,每年进献给朝廷,这被称作道州依当地特产所定的贡赋。 依当地特产定贡赋,哪能是这个样子呢?这贡赋让亲人分离,老人们哭着和孙子分别,母亲们哭着和儿子分离。 自从阳城来到道州做太守,他不再进献矮奴,为此还多次受到朝廷的诏书责问。阳城说:“我按照《六典》的记载,任土贡应该是当地有的就进贡,没有的就不进贡。道州这地方水土所养育的,只有矮民,没有矮奴。” 我们的君主感悟到了这一点,下了诏书,每年进贡矮奴的规定应当全部废除。 道州的百姓,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十分欣喜。父亲、兄长、儿子、弟弟从此能相互保全,从此能够做良善的百姓。 道州的百姓,直到如今还受着阳城太守的恩赐,人们想说起这位太守就忍不住落泪。还担心儿孙们忘记了这位太守,生了男孩大多用“阳”字来取名。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