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译文:

那古老坟墓里的狐狸,既妖邪又年老,它幻化成了一位容颜姣好的妇人。原本的狐狸脑袋变成了如云般的发髻,脸也化好了精致的妆容,那条粗大的尾巴拖在身后,化作了长长的红色衣裳。 它慢悠悠地在荒村的小路上走着,选在太阳快要落山、四下无人安静的时候出现。它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时而悲啼,翠眉紧蹙,花容失色,低垂着头。可忽然间它绽放出笑容,千娇百媚,看到的人十个有八九个都会被它迷惑。 虚假的美色都能如此迷惑人,那真正的美色迷惑人的程度应该更厉害。不管是真色还是假色都能迷惑人心,但人们内心总是厌恶虚假、看重真实。 狐狸幻化的女妖带来的危害还算浅,不过是一朝一夕地迷惑人的眼睛罢了。而女人要是像狐狸一样妩媚,那危害可就深了,随着时间一天天、一月月过去,会逐渐沉溺人的内心。 更何况像褒姒、妲己这样的女子,她们的美色善于蛊惑人心,能让人家破人亡,让国家覆灭。您看看这危害深浅的差别,怎么能把虚假的美色和真正的美色等同看待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