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 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 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飜白羽,风荷袅翠茎。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幷。 坐愁红尘里,夕鼓冬冬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 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译文:

在这偌大的长安城,住着千千万万的人,每个人出门后都为各自的生计而奔波忙碌。 唯有我和您啊,骑着马悠然自在地缓缓前行。 我们一路走到了曲江池畔,夕阳的余晖洒在草树之上,一片明亮。 终南山的景色是那样美好,连我这个抱病之人都有了观赏的兴致。 水中的禽鸟舞动着洁白的羽毛,微风中的荷花摇曳着翠绿的茎杆。 又何必非要到沧浪之水去呢,在这里就可以洗涤冠缨。 这样美好的时光和景色不会再次重现,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也难以再次兼得。 我们坐在那里,发愁着这红尘俗世的纷扰,耳边传来咚咚的傍晚鼓声。 回到家中过了一夜,世间的种种忧虑又渐渐涌上心头。 幸好听到了您如美玉般美妙的诗作,让我这被尘世沾染的胸怀再次变得清净。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