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杓直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译文:

傍晚时分,天色格外晴朗,我独自来到江边漫步。 回忆起和李舍人(杓直),我们曾在曲江附近居住。那时常常说,只要遇到美好的景致,就一定要相约一起去感受其中清幽的趣味。要是他不来看望我,那我就一定会去寻找他。我们总是眉开眼笑地相见,然后拉着手商量着要去哪里。 我们去过西边古寺拜访那位老胡僧,也到过南园在杂乱的松树间游玩。带着小小的酒壶,一边喝酒一边吟诵新创作的诗句。我们一同出门,又一同归来,从清晨一直游玩到日暮。 可是,就像风雨突然消散一样,我们的相聚时光也结束了。如今我在浔阳,他在涔阳,两地遥遥相望,中间只隔着茫茫的云雾。 心中原本期待的相聚变得遥远而难以实现,可眼前的时节和景色却依然如旧。今天,我独自待在郡斋之中,这秋日的美好风光,又能和谁一同度过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