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朞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译文:

秋天的江水泛起涟漪,水中的稻谷已经成熟,像是被秋水淘洗着红色的米粒;早晨的烟雾缭绕,仿佛在烹煮着白色的鱼。 吃那么一顿饭,就能让我从白天饱到夜晚;美美地睡上一觉,就能一直安稳地睡到清晨。 早晨不用为了上朝拜见皇帝而操劳,夜晚也不用为了在宫中值宿当差而忙碌。 真不知道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任职的你们,比起我这在扁舟上逍遥的人怎么样呢? 我还想着到了任职的州郡之后,姑且就做个守护一方土地的臣子。 我必须要回应朝廷对我的忧虑和托付,体恤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让疲惫的民众能够安定下来。 希望任职一年后能有政绩上报朝廷,三年任期满后我就退隐。 最终让那沧浪之水,洗去我帽缨上沾染的尘世污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