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斋戒月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译文:

在盛夏五月这个斋戒的月份里,我整整三十天不吃鱼肉荤腥。 自己感觉心清骨爽,走起路来身子都轻飘飘的。 这才明白那些辟谷绝食的人,身体四肢会更加轻盈便捷。 刚开始这么做能够摆脱疾病困扰,时间久了必定能修炼成神仙。 就像列御寇能驾驭着清风飞行,赤松子能在紫烟中自在遨游。 我曾经常常怀疑这些说法是荒谬的,如今才知道确实如此。 我如今已年过五十,气血衰败,精神也不饱满。 两鬓早已垂下斑白的发丝,很难再去补养精气神了。 我只能减少荤腥食物的摄入,稍稍结下一些清净的缘分。 摘下头巾开始修养身心,姑且以此来安度余生。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