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鲂诗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岐。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译文:

在落满灰尘的书架上摆放着许多文集,我偶然拿起一卷翻开阅读。还没来得及看作者姓名时,我就怀疑这是陶渊明的诗作,因为它有着那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等看到作者姓名,才知道是你邓鲂所作,这让我心中涌起阵阵悲戚。诗人大多命运坎坷、时运不济,近些日子以来确实是这样。 像京城的杜甫,好歹还当过个拾遗的官职;襄阳的孟浩然,虽然一生未仕,但也算是闻名遐迩,只是到老了两鬓斑白。可叹你邓鲂啊,这两方面都比不上他们。都三十岁了,还只是一介平民。 你科举考中却没来得及获得俸禄,新婚不久妻子就离开了人世。你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疾病,却突然死在了道路旁。上天不给你官爵和长寿,只赋予了你爱好和擅长写文章的才华。 这样的道理就不要再多说了,就算是擅长历算的人也无法推算出其中的缘由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