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译文:

在六月初七这天,江边的蝉儿开始鸣叫了。在石楠树那茂密的叶子里,临近傍晚时传来两三声蝉鸣。 这蝉鸣声,第一回催得我鬓发更加衰老苍白,第二回又触动了我思念故乡的情怀。秋风还远远没有刮起,可我的秋思却在秋天到来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回忆往昔我在门下省任职的时候,在宫槐树下聆听蝉鸣。如今,我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目光所及,云雾缭绕着树木,环绕着这江州城(湓城)。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