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 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开决,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 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译文:

我曾经住在庐山香炉峰下,那读书的草堂正对着摆放草药的台子。 新开辟的布满藤萝的小径交错相通,那竹制的窗户依旧像从前一样敞开着。 院子里的水渠是我亲自开挖疏通的,池塘里的荷花也是我亲手栽种的。 过了五年我才暂时来到这里,可只住上一晚又必须得回去。 纵然不能长久地回到这里生活,但总比从未来过要好得多。 听说您家在白鹿洞的居所,如今也已经生满了青苔。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