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浪翻。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译文:

我怎么看都看不够向东南方眺望的景色,在江楼上正对着那大海的门户。 江海上的风浪涨落十分有规律,那蓝天和江水融合在一起,简直没有一丝痕迹。 鹢鸟随着云帆一起飘动,海鸥和白色的浪花一同翻卷。 海边鱼盐聚集形成了热闹的集市,袅袅烟火升起的地方成了村落。 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金色的波浪破碎闪烁;远处山峰在视野里就像点缀着的繁多钿点。 一群群大雁南飞,仿佛在为秋天送行;一声猿啼传来,好像在报告着夜幕即将降临。 这美景让我心中的烦闷一下子消散了,还让我原本昏花的病眼也为之一亮。 在这郡里所有登高眺望的地方,没有一处能胜过这东边的楼阁轩窗。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