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

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 在浚旌重葺,游梁馆更添。 心因好善乐,貌为礼贤谦。 俗阜知敦劝,民安见察廉。 仁风扇道路,阴雨膏闾阎。 文律操将柄,兵机钓得钤。 碧幢油叶叶,红斾火襜襜。 景象春加丽,威容晓助严。 枪森赤豹尾,纛咤黑龙髯。 门静尘初歛,城昏日半衔。 选幽开后院,占胜坐前簷。 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 雷搥柘枝鼓,雪摆胡腾衫。 发滑歌钗坠,妆光舞汗沾。 回灯花簇簇,过酒玉纤纤。 馔盛盘心𣨼,醅浓盏底黏。 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 福履千夫祝,形仪四座瞻。 羊公长在岘,傅说莫归岩。 眷爱人人遍,风情事事兼。 犹嫌客不醉,同赋夜厌厌。

译文:

有一位向东出行的客人,在夷门这个地方落下船帆。 他历经两年才来到此地,停留五日也不算久。 令狐令公在浚地重新修整了旌旗,在大梁之地又增添了馆舍。 他内心因喜好善举而快乐,容貌因礼贤下士而显得谦逊。 当地风俗淳厚,可见他对百姓的敦促劝导之功;百姓生活安定,能看出他为官明察廉洁。 他的仁德之风如春风吹拂道路,又像及时雨滋润着民间。 他掌握着文章的格律规范,深谙用兵的机要诀窍。 那碧绿的幢旗如油亮的叶子般排列,红色的旗帜像燃烧的火焰般招展。 春天让这里的景象更加美丽,清晨的氛围增添了他威严的仪容。 枪矛如赤豹的尾巴般森然排列,大旗如黑龙的胡须般威风。 门前安静,灰尘刚刚敛去,城池渐暗,夕阳半挂在天边。 他选了幽静之处开辟后院,占据绝佳之地坐在前檐。 平整地铺开丝头毛毯,高高地撩起锦额帘子。 敲起如雷般响亮的柘枝鼓,舞者像雪花飘动般摆动着胡腾衫。 歌女头发顺滑,发钗在歌唱时掉落,舞女妆容光彩照人,香汗浸湿了衣裳。 灯光回转,花丛般簇拥,递酒的侍女手指如玉般纤细。 丰盛的菜肴堆在盘子中心,浓郁的美酒黏在盏底。 陆地上的珍馐是软烂的熊掌,海味则有咸香的蟹螯。 众人祝福他福寿安康,他的仪态让四座之人都为之瞻仰。 他就像羊祜长留在岘山一样被人铭记,不应像傅说那样回归岩穴。 他对每个人都充满眷爱,在各个方面都尽显风情。 他还嫌客人们没有喝醉,于是大家一同赋诗,度过这令人沉醉的夜晚。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