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寄微之十二韵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 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斾知非远,烟云望不通。 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 淡白秋来日,疎凉雨后风。 余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 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 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 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 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 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译文:

你在松江北岸的娃馆任职,我在浙水以东的稽城为官。委屈你去做地方长官,陪伴我这个日渐衰老的人。 我知道你那里的旗帜仪仗离我并不遥远,可中间的烟云却阻隔了我们的视线,让我望不见你。你我都事务繁忙,很少有机会对着酒壶饮酒作乐,也没什么兴致去翻阅彼此传递诗作的诗筒。 秋天到了,天色渐渐变得淡白,雨后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天边残留的几片云霞,就像绚丽的锦缎;刚刚升起的新月,好似一张弯弯的弓。 衰败的桐树被影子笼罩,晚开的蕙兰花丛香气也已消散。春天在山谷啼叫的鸟儿此刻像是饥饿难耐,吐丝的虫子也在寒夜中发出哀怨的声音。 我揽镜自照,头发已然花白,但听歌的时候耳朵还不算聋。我心中年老的愁绪本想借此排遣,可醉笑之时又能和谁一同分享呢? 清晨,公文就堆满了桌案,直到黄昏才能结束公务。可怜这早晚的美好景色,都在官府的繁杂事务中消逝了。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