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暎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臙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彩,斑駮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译文:

那山石榴花光彩夺目、明艳照人,在众花之中没有谁能与它相比。 它娇艳的模样最适合生长在幽静的小院里,短小的花枝与低矮的回廊很相称。 它原本是生长在山头的花卉,如今却成了台阶下芬芳的景致。 千万丛山石榴花相互交错,有的相对,有的相背;万朵花儿高低起伏,姿态各异。 它们的艳丽光芒连接着红色的栏杆,玲珑的身姿映照在粉白的墙壁上。 微风吹来,更增添了它的美妙姿态;太阳升起,助力它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花朵渐渐绽放,就像胭脂般艳丽的花萼慢慢展开,还带着如琴轸般精巧的子房。 花瓣纷纷扬扬,好似随意剪裁的彩绸,色彩斑斓,就像还未精心化好妆的美人。 那火红的花朵如同千万支燃烧的灯烛,又像是排列成行身着红裙的歌妓。 此时遇见这般国色之花,哪里还能寻觅到所谓的天香呢? 真担心它应该栽种在天宫的金阙之中,我甚至想着要把它献给玉皇大帝。 真想派遣那青鸟使者,封它为百花之王。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