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六 和春深二十首 六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家。 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蜡炬开明火,银台赐物车。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译文: 哪里的春光最是浓郁美好呢?当属那学士的家中。 学士负责用五彩的纸书写皇帝的诏书,他们所骑的马,马鬣被修剪成三花的样式,显得格外精神。 屋内点燃着明亮的蜡烛,宫外还赐下满车的物品放在银质的台子上。 学士们在路上相遇时都不敢行作揖之礼,因为彼此都戴着帽檐低垂倾斜的帽子,这样的帽子既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身份,又带着一种别样的文雅与潇洒。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