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少尹

老诲心不乱,庄戒形太劳。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 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 颜回何为者,簟瓢才自给。 肥𬪩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张苍何为者,染爱浩无际。 妾媵填后房,竟寿百余岁。 苍寿有何德,回夭有何辜。 谁谓具圣体,不如肥瓠躯。 遂使世俗心,多疑仙道书。 寄问卢先生,此理当何如。

译文:

人到老年要告诫自己内心要平静,不能慌乱,要像庄子所告诫的那样,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要是能够好好保养生命,或许就能逃脱死神的掌控。 美味的菜肴和甘醇的美酒,确实就像是能腐蚀肠胃的毒药。那迷人的歌声和艳丽的女色,真的如同砍伐生命的利刃。 保养身体在于长期积累成效,就如同制作皮袄需要收集众多的皮毛。想要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怎么能有一毫的差错呢。 颜回是怎样的人呢?他生活极为清苦,只有竹席和水瓢,仅能维持自己的生计。美味的食物从来没到过他的嘴边,可他年纪还不到三十岁就去世了。 张苍又是怎样的人呢?他沉溺于爱欲,没有边际。他的妻妾充满了整个后房,可他竟然活到了一百多岁。 张苍长寿,他有什么德行呢?颜回早逝,他又有什么罪过呢?谁说拥有圣人品质的人,还比不上一个肥胖无用之人呢。 这就使得世俗之人心里,对那些宣扬修仙之道的书籍产生了诸多怀疑。我写信询问卢先生,这其中的道理到底是怎样的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