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西亭纳凉归

避暑府西亭,晚归有闲思。 夏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带宽衫解领,马稳人拢辔。 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 路经府门过,落日照官次。 牵联缧绁囚,奔走尘埃吏。 低眉悄不语,谁复知兹意。 忆得五年前,晚衙时气味。

译文:

我在官府西边的亭子中避暑,傍晚归来时思绪悠悠。 此时初夏刚至,蝉鸣还不太多,绿色的槐树投下满地的阴凉。 我松开衣带、解开领口,骑着稳稳的马,轻挽缰绳。 凉风吹拂在脸上,眼前没有那些世俗杂事的烦扰。 路过官府大门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洒在官署之上。 只见被绳索捆绑的囚犯,还有在尘埃中奔走忙碌的小吏。 我不禁低下头默默不语,又有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境呢? 这让我回忆起五年之前,在官府值晚班时的那种情景和感受。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