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琴酒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尊白螺醆,玉轸黄金徽。 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桮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祗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译文:

西边的窗户明亮又暖和,傍晚时分我坐在窗边,卷起了书房的帘幕。 我轻轻拂去琴匣上的灰尘,将它打开,同时把酒瓶也添满了酒。 桌上摆着牛角做的酒尊和白螺做成的酒杯,琴上有玉制的琴轸和黄金装饰的琴徽。 还没来得及弹琴饮酒呢,我看着琴和酒,就已经满怀留恋之情了。 那琴音泠泠作响,如同秋天清澈的泉水流淌,似乎就蕴藏在琴的共鸣箱里。 而饮酒之后,那悠然闲适的心绪,就像春天里悠悠的云朵,喝上一杯酒便能体会到。 自古以来就有琴和酒这两样雅物,但真正能领略到它们韵味的人却很少。 大概只有嵇康和阮籍,再加上我,我们三个人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妙处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