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鸢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偶覩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 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 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 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 此仍著于适,尚未能忘言。

译文:

傍晚时分,天气格外宜人,我在自家大门前悠闲地散着步。站在门前四下张望,偶然间看到了一只狗和一只老鹰。 那老鹰饱餐一顿后,借着风力在高空中自在地飞翔;而狗儿呢,在温暖的阳光下惬意地趴着睡觉。狗儿肚子舒坦地紧贴着地面,睡得十分安稳;老鹰则像凝固在空中一样,翅膀伸展,高高地直插天际。 老鹰在天空中不用担心会被罗网和箭射中,狗儿在地上也没有绳索的束缚和羁绊。看到它们都能如此顺遂本性地生活,我的内心也感到十分畅快舒适。 内心这般舒适愉悦,我又该做些什么呢?那就吟咏一首《逍遥游》吧。不过,我这还是执着于这种舒适的感受,还没能达到那种忘却言语、物我两忘的境界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