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峩,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译文:

瞧那轻盈的平肩舆飘飘悠悠地前行,里面坐着个喝得醉醺醺的老头子。 他把诗卷摊在膝盖上慢慢品读,酒壶就悬挂在肩舆的竿头。 一路上吃饭和住宿都没有固定的行程,仆人赶着马也大多缓缓前行。 遇到清澈的水流就停下休息大半天,望见秀丽的山峰便倒上一壶酒尽情畅饮。 累了就倚靠着草丛,稳稳当当地坐着;看到美丽的花朵,便停下脚步,一边采摘一边徘徊。 暖风携着美景,一切都那么温暖宜人,身体和内心都同样舒坦畅快。 这时我才恍然明白,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人,即便待在家里,内心也像一直在旅途奔波一样不得安宁。 也才知道,那些了无牵挂的人,行走在路上就如同在家中一样自在安稳。 前一晚我在三堂村住宿,今天早上又来到了申湖游玩。 在这暮春时节,我一路走过三百里的路程,它就这样一路陪伴着我回到东都去。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