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崔二十四常侍

貂冠初别九重门,马鬣新封四尺坟。 薤露歌词非白雪,旌铭官爵是浮云。 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

译文:

崔常侍刚刚戴着貂冠告别了皇宫,如今却已新添了一座四尺高的马鬣形坟墓。 人们所唱的《薤露》挽歌,不像那高雅的《白雪》之曲;墓碑上铭刻的官职爵位,在生死面前不过是过眼浮云。 西晋的刘伶常常带着随身的铁锸,说死了就随地掩埋;东晋的陶渊明也早早地给自己写好了祭文。 不要说古代那种高尚旷达的风范没有继承者,这一千年来,崔君就是这样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