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草亭

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 土堦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阴合连藤架,藂香近菊篱。 壁宜藜杖倚,门称荻帘垂。 窗里风清夜,簷间月好时。 留连尝酒客,句引坐禅师。 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 绿醅量醆饮,红稻约升炊。 龌龊豪家笑,酸寒富室欺。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蝼蚁谋深穴,鹪鹩占小枝。 各随其分足,焉用有余为。

译文:

我新盖了一座小草屋,规模简单又低矮。 台阶是用土块垒成的,山上砍来的木头还有一半留着树皮。 阴凉处藤蔓与藤架相连,丛丛菊香飘近了菊篱。 这墙壁正适合倚放藜杖,这门也正好挂着荻草编成的帘子。 夜晚窗内清风徐来,明月照在屋檐上的时候,景色十分美好。 这样的环境能留住那些品酒的客人,也能吸引静坐参禅的禅师。 有双栖的仙鹤相伴入眠,出行时有一个侍儿搀扶。 我用小酒盏慢慢品尝着绿酒,大约用一升红稻做饭。 这样的生活或许会被那些奢侈的豪门嘲笑,也会被富贵人家欺侮,说我寒酸。 但我就像陶渊明喜爱自己的草庐一样,享受这份闲适,颜回居住的简陋小巷又有谁真正理解其中的乐趣呢。 蝼蚁只想着挖掘深深的洞穴,鹪鹩仅占据小小的树枝。 它们都各自满足于自己的本分,又哪里需要过多的东西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