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

宾客懒逢迎,翛然池馆清。 簷闲空燕语,林静未蝉鸣。 荤血还休食,杯觞亦罢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暂修行。 香印朝烟细,纱灯夕焰明。 交游诸长老,师事古先生。 禅后心弥寂,斋来体更轻。 不唯忘肉味,兼拟灭风情。 蒙以声闻待,难将戏论争。 虚空若有佛,灵运恐先成。

译文:

我懒得去应酬那些宾客,在这悠闲自在中,池沼和馆舍一片清幽宁静。 屋檐下空荡荡的,只有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树林里静悄悄的,蝉还没有开始鸣叫。 我不再食用荤腥的食物,也停止了举杯饮酒。 过去三春时节我大多放任自在,到了五月就暂时开始修行。 白天,香印烧出的烟细细袅袅;夜晚,纱灯的火焰明亮温暖。 我和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老们交往,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古代圣贤般的先生。 参禅之后,我的内心愈发寂静;吃斋以来,我的身体更加轻盈。 我不仅忘记了肉的美味,还打算熄灭尘世中的儿女情长。 你用声闻乘的见解看待我,我难以和你那些戏言争论。 假如虚空中真的有佛存在,恐怕谢灵运那样有慧根的人会先修成佛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