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𫛛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鴈冲𩙪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栢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译文:

我们都怜惜你有像独鹤一样超凡脱俗、如青霞般俊逸的姿态,可惜你回归瀛洲般的故乡已经晚了。 仁德的人怎么能效仿那凶猛的鸷鹗呢,你本就该像神鸟长离一样自在飞舞、追求高远。 你所处的地方,梧桐高耸,与𫛛鹊观平齐,你在烟雨中多次侍奉在天子身旁,蛟龙旗也在你身边飘动。 大雁迎着疾风不断飞去,它们的寒鸣声在傍晚时落入天泉池。 看看我,在蓬莱般的秘书省安静无事,这里收藏着记载祥瑞的玉版宝书。 那些珍贵的青编书籍都是从汲冢发掘而来,科斗文的古籍也都来自鲁室。 在金门待诏是多么逍遥自在啊,就像当年名儒早早闻名张子侨一样。 王褒那样有卓越才能的人也是很晚才入朝,可那时宫女们都已经能吹奏他创作的《洞箫赋》了。 你如今在栢台任职,和我的秘书省正好相对,自从分别后,我只能孤独地遥遥相望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