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余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译文:

在那朱红色大门前,矗立着嶙峋的岩石;翠绿的楼阁旁,风声与泉声相伴。 到这时我才明白,当年在岘亭的那些赏景乐事,实在难以把那清丽的风光长久留存。 夕阳的余晖渐渐黯淡,夜幕即将降临;山间凝聚的雾气也似乎轻轻消散,就要收敛起来。 我心中一直有着像谢安归隐东山那样的志向,如今正想着能像古人一样,去与赤松子这样的仙人一同遨游,远离尘世纷扰。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