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 怀章过越邸,建斾守吴门。 西圮阴难驻,东臯意尚存。 慙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野竹多微迳,岩泉岂一源。 映池方树密,傍涧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黄牛已服辕。 只应将唳鹤,幽谷共翩翻。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就摆弄诗文辞章,于是承蒙圣明君主的恩宠。 带着官印经过越地的府邸,竖起旗帜镇守吴郡之门。 时光就像西斜的落日难以停留,而我归隐田园的心意依然留存。 我惭愧自己享受着超过六百石俸禄的官职,也愧疚自己没能践行道家的五千言哲理。 我深知在这世上寄身就像鸟儿会触到罗网,辞去荣华富贵又好似公羊角缠在篱笆上难以脱身。 我想要追寻介子推那样在绵山隐居的生活,况且我选中的地方离像子平那样隐居之人所在的村落很近。 当地百姓对我有着像桐乡人爱戴朱邑那样的爱戴,那座山如同黍谷一般温暖。 这里并非是逃避相位的地方,而是如同旧时列侯的家园。 山野间的竹子丛中有许多狭窄的小路,岩石间的泉水又哪里只有一个源头呢。 映照在池塘边的树木密密层层,山涧旁古老的藤蔓十分繁茂。 邛竹做的拐杖足以扶持我这老人,黄牛也已经套上了车辕。 只应该带着那会鸣叫的仙鹤,在幽深的山谷中一起翩翩起舞。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