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 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 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岂待庄舃吟,方知倦羁旅。

译文:

初夏时节我奔波在令人畏惧的旅途,舍弃舟船时正值酷暑。 我忧愁地思索着什么呢?心中挂念着我的龙门坞。 那里密密的竹林没有可供行走的小路,有四五棵高大的松树伫立。 飞溅的泉水在树林间鸣响,飒飒的声音好似下着雨。 菌桂在层层山岭上生长得很秀丽,芳荪在幽静的水中小洲旁显得十分妩媚。 年幼的孩子在等着我回去,简陋的柴门前他独自长久地站立盼望。 谁说圣人与贤哲就不会思念故土呢?周公旦会思念周朝故地,孔子也会想念鲁国。 何况我被贬到这炎热的边地,从早到晚又能和谁交谈呢? 我像子牟眷恋朝廷一样悲伤,又像椒举与朋友铺荆而坐倾诉那样感慨。 我凄楚地看着环玦,哀伤地在庭院走廊间踱步。 哪里需要像庄舄那样病中吟故乡之音,才知道自己厌倦了这漂泊羁旅的生活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