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 秔稻秀晚川,杉松郁晴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 绿筿连岭多,青莎近溪浅。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翦。 乔木粲凌苕,阴崖积幽藓。 遥思伊川水,北渡龙门岘。 苍翠双阙间,逶迤清滩转。 故人在乡国,岁晏路悠缅。 惆怅此生涯,无由共登践。

译文:

在江亭之上,我感受到了早秋的到来,兰草生长的小径上,我悲叹着那带着露珠泫然欲泣的景象。 晚稻在秋日的河川间抽穗扬花,显得格外秀丽,晴朗的山峦上,杉树和松树郁郁葱葱,一片蓬勃之态。 可叹我本有那山林沟壑般的隐居之地,在这个夜晚,我格外思念起故乡的原野。那里有众多的绿竹连绵在山岭之上,浅浅的青莎草靠近溪边生长。 就像陶渊明所喜爱的菊花依旧盛开,张仲蔚住处的蓬蒿也无人修剪。高大的树木上缠绕着凌霄花,色彩明艳,背阴的山崖上积满了幽深的苔藓。 我遥想起伊川的河水,它向北流淌,穿过龙门岘。那苍翠的双阙之间,河水蜿蜒曲折,沿着清澈的河滩流转。 我的故友们都在家乡,可如今岁末已至,路途却又那么遥远。 我惆怅于这样的人生境遇,没有机会能和他们一起登山临水,共享那美好的时光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