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出谷一年余,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 秋忆泛兰巵,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 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 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 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 焉能逐麋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 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 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 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

译文:

我对那山林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这种渴望就如同饥饿时盼食物、口渴时盼饮水一般急切。 我离开山谷已经一年多了,可感觉就好像和它分别了十年之久。 春天的时候,我怀念着山间烂漫盛开的岩花;夏天,忆起那清凉凛冽的寒泉;秋天,想着在山间泛舟,手持兰木酒杯饮酒;冬天,又思念着赏玩松树上的积雪。 清晨,我思念着小山里的桂花;傍晚,忆起深潭中映着的明月。喝醉了,怀念着切开红梨品尝的滋味;吃饭时,想着山间的紫蕨。 坐着的时候,思念着那藤蔓茂密的地方;散步时,忆起那长满莓苔、容易滑倒的小路。 在一天的百刻时间里,我的愁肠不知断了几回。 每次想起羊叔子,我对山林的感慨就总是说个不停。 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件里大概有七八件。 我还没到辞官归隐的年纪,如今依旧身佩着朝廷的印绶。 怎么能像麋鹿一样自由追逐,立刻就到山林中游玩呢? 范蠡能自由自在地在碧波上泛舟,张良心怀追随赤松子那样仙人的念头。 我只能先不顾自身的安逸,又怎敢忘却臣子应有的节操。 器物装满了自然会倾斜,事物盈满了终究会有缺损。 从现在起,我若能重返那砍柴的小路,或许还能追慕古代那些贤哲。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