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桥

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 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 犹有余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译文:

当年梁鸿(字伯鸾)穷困潦倒却甘愿四处漂泊寄人篱下,他并不是为了在这喧嚣的尘世中隐藏自己的姓名。 就像鸿鹄有着丰满的羽毛,他心中始终怀有高远的志向,那弹拨素丝的琴瑟声自能和谐悦耳。 古老的桥边,秋夜的月亮清冷地照着,却没有他的家可去;那口古老的井里,寒泉清澈得能看到井底。 梁鸿那种高洁的遗风到现在还没有磨灭,直到如今,这一方乡里的人们依旧看重夫妻间琴瑟和鸣的美好关系。
关于作者
唐代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