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李绅 真娘墓 真娘墓 9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李绅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回首是卿卿。 译文: 在这暮春时节,城中繁花已谢,唯有那真娘墓旁一株艳丽的花独自绽放。寺庙前的两棵大树下,象征着忘却烦恼的忍草生长着。 真娘那哀愁的姿态,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般熄灭了,可她内心深处的深情爱意,却难以像那轻盈的雨花一样消散。 她那黛眉般的秀色已随着水波和月亮消失,只留下如蟾蜍般的月影徒然映在水面;她美妙的歌声也已停止,曾经能让屋梁灰尘飞扬的声音不再,只余寺庙里传来的梵音。 这真娘就好似钱塘的苏小小一样,在另一个世界回首,或许也只能轻声呼唤着自己曾经眷恋的人吧。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