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歌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栢梁殿。 此衣春日赐何人,秦女腰肢轻若燕。 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遶身白。 鸾凤有声不见身,出宫入征随伶人。 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译文:

中午时分,窗户上像是升起了轻柔如玉的烟雾,缓缓凝聚。清晨的光华从左边闪耀而来,鲜亮的光彩相互辉映。 人们都说这霓裳羽衣是天上织女在织布机上亲手织就的杰作,织女有时候也会因与牛郎的离别而心生哀怨,却毫不吝惜地织出这华美的衣裳。 这使得汉武帝都对原本宫廷的云韶之乐感到厌倦了,因为这霓裳羽衣用如天丝般的金线细细缀连,轻盈飘逸。 那衣上的色彩和图案仿佛能将织女心中的景象通过五声韵律般展现出来,穿着它在柏梁殿中舞动,击石敲金,声响喧腾。 在这春日里,这件霓裳羽衣会赏赐给什么人呢?原来是那身姿轻盈如燕的秦地女子。 她舞动起来,香风在身边环绕旋转,五彩的光芒也随之飘动,那衣服上的珍珠像串联的珠子一样,顺着长长的丝线排列着。 眼前的她仿佛就是三清仙境的仙人,身上闪烁着如同离离星宿般的白光。 能听到如同鸾凤鸣叫的声音,却不见鸾凤的身影,她身着此衣,出了宫又参与出征的庆典,跟随着乐人们。 她就像那皎洁的明月一样,只能让人远远地观望,在瑶华池边,人们徒生几多惆怅。 就像黄帝在桥山仙逝,这曲乐还未演奏完,鼎湖的秋天里,那白头浪仿佛也在为这一切而惊颤。
关于作者
唐代鲍溶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