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鴈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译文:

在这深秋时节,我这个漂泊万里的游子,面对着傍晚的落日余晖,内心满是萧条孤寂之感。 山间的烟霞渐渐消散,栖息在山林的鸟儿也各自飞散归巢;风雨中,那庙宇里的神像仿佛也随着这风雨回到了它的神位。 我所处之地偏远,秋蛩的叫声听起来格外急切,像是在诉说着秋的凄凉;天空辽阔,南飞的大雁身影也越来越稀少,让人更觉这天地间的空旷与冷清。 更难以忍受的是,此时正好传来阵阵捣衣的砧杵声,这声音一下又一下地敲在我的心上,让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想念着远方亲人给我寄来御寒的衣物。
关于作者
唐代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