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 蕃兵依𣾴柳,蛮斾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余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蜀中战后感事
译文:
蜀地是有着英灵之气的地方,那里山峦重叠,江水曲折迂回。
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班固这四位文章大家在这里声名远扬,传说道路是由五丁力士开山辟出。
当年司马相如这位词客题桥立志离开蜀地去求取功名,而忠臣王尊则叱驭疾驰来到这里,展现出无畏的气概。
曾经像诸葛亮这样的贤才如同骇浪般令人敬畏,公孙述这类妄图称雄的人就像漂浮的尘埃般微不足道。
人们本以为这里是没有妖孽作祟的净土,哪里料到竟会埋下祸乱的根源。
吐蕃的军队靠着低垂的𣾴柳驻扎,南蛮的旗帜指向江边的梅花,局势已然紧张。
战后,令人悲痛地看到满是鲜血的场景,战火焚烧之后,只能遗憾地望着那一片残灰。
虽然曾有李冰用犀牛角厌怪的传说,但如今已无济于事,也无法再像古人那样用酒来消除灾祸。
多年来积聚着像苌弘那样的冤屈怨恨,在这春意正浓的时候,仿佛还能听到杜鹃鸟声声哀啼。
我家中贫困,无法搬迁离开这伤心之地,满心忧愁地登上望乡台,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