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 一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译文:

在句吴亭的东边,千里大地都已染上了浓浓的秋意。我不禁回想起往昔曾在这里纵情放歌、快意游玩的时光。 如今,那长满青苔的古寺里,早已不见昔日车马往来的踪迹,一片寂静荒凉;而绿水悠悠的桥边,却有众多热闹的酒楼,人来人往,喧嚣繁华。 大致说来,南朝的人们都有着豁达超脱的情怀,可最让人觉得潇洒风流的还要数东晋时期。 在这明月高悬的夜晚,我愈发想念东晋时善吹笛的桓伊。仿佛能听到他吹奏出的笛声,那笛声中满是《出塞》曲里蕴含的哀愁。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