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粧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余。 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译文:

刺史您今年四十四岁,腰间佩戴着两枚左铜鱼符(象征官职)。 您为官并非那种奉公守法、有治绩的循吏,谈论起读书,也不知您读的是什么样的书。 晚春时节,艳丽的花朵静静地绽放,高大的树木刚刚有了绿荫。 这亭子清爽无比,溪水和山峦的美景就算是画也比不上。 尊贵的宾客们能尽情地吟诗长啸,宫中的歌妓们精心地梳妆打扮。 每日的忧愁都被这氛围驱散得支离破碎,随时随地都有醉意涌上心头。 有人像汉代的主父偃那样急切地追求高官厚禄,也有人像陶渊明一样只喜爱自己的草庐。 每个人的志趣和追求都不一样,贤能豪杰们可不要嘲笑他们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