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 一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译文:

天下九州都归向了王道教化,天地人三界也都顺应着圣明君主的宏图大略。可为何像袁绍(本初)那样的人,却自寻灭亡,落得悲惨下场。 何必像那些挡车进谏的人一样悲泣呢,还因此劳烦皇帝下殿快步走来。那些人哪里是像上报祥瑞云气那样为国家考虑,简直就是在剿灭反叛势力时不择手段。 查证逮捕的符书密集下达,受牵连的人连性命都保不住。竟然因为尊崇汉相(可能暗指当时权臣),而没能早早识别出如胡族小儿般心怀不轨的人。 死亡的名册都分在了朝廷各个部门,战争的烽火映照在上都。我怎敢说只是悲痛哭泣就算了,不免要埋怨这命运的大熔炉啊。 总体而言,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借古喻今,对当时朝廷政治斗争、权臣当道以及局势混乱等现象表达不满和感慨。不过由于古诗寓意隐晦,不同人解读可能有差异。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