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山祗亦望幸,云雨见灵心。 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边临。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译文:

这首诗没有一个特别大众熟知的、标准统一的“直译”,下面是我尽量贴合原意的现代汉语翻译: 山神也盼望着皇上的驾临,降下云雨显示出它的灵心。 岳馆迎来了早晨雨后初晴的好天气,关门也消散了昨夜的阴霾。 京都长安仿佛离天很近,清澈的渭水好似就在太阳旁边流淌。 皇上在冬季狩猎展现武功,可这哪里是单纯为了猎取禽兽呢。 这里解释一下,这首诗是张九龄奉皇帝的旨意而作,应和皇帝所写的关于经过琼岳的诗韵。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皇上出行途中的气象,后半部分提到冬季狩猎,指出皇帝狩猎并非单纯为了捕猎,可能是为了展示国家武力、彰显帝王威严等。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