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译文:

我倚靠在石头驿楼南面的栏杆上极目远望,只见那河水向北方浩浩渺渺地奔流而去。 远方的天空与山林的翠色相互交融,前面的水滨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日光在水面上浮荡。 众多的村落沿着江边的小洲分布,渡口处密密麻麻的船只拥挤不堪,好像要把渡口堵塞住。 渔夫和商人大多从事的是末等的商业之事,而用来耕种庄稼的良田却少之又少。 我就像陈蕃专为徐稚设榻一样,坚守着自己的操守,也曾像王粲登上当阳城楼那样登高抒怀。 我徒然地纵目远望,这样的游览又怎能让我内心真正愉悦呢。 我过去的行迹虽然像隐居在愚谷的人那样不被理解,但我追求名声可不像盗跖那样恶名昭著。 我在芬芳的树木下乘凉休息,却只能徒增客居他乡的忧愁。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