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峡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瓌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译文:

西陵峡两岸的绝壁高耸入云,仿佛有万仞之高;江水奔腾,长长的波浪能奔涌射出千里之远。 西陵峡气势磅礴,它就像荆楚大地的门户,那滔滔不绝的江水,是南国的重要水脉。 往昔楚国的都城曾经无比繁盛,高大的山丘上祭祀活动热闹非凡,祭祀的烟火辉煌煊赫。 然而,秦国的军队一旦来侵犯,夷陵城就悄悄燃起了战火。 国家的纲纪从此不再设立,关塞也难以依靠了。曾经重要的洞庭之地很快就沦陷,孟门这样的险关最终也守不住了。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山水就形成了,这水一直流淌在西陵峡中。 过往的行旅之人互相交流感慨,说这峡中的风涛永远没有止息的时候。 等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瑰丽奇异实在是太美了。 如果这江山有灵的话,希望能与它成为千载难逢的知己。
关于作者
唐代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