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临津房少府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译文:

在这萧瑟的秋季,我们在岔路口分别,前方江水漫漫,仿佛延伸向万里之外的远方。 天空中如烟的云霞仿佛有意停留,似乎也在不舍地挽留你远行的车驾;宴会上琴弦弹奏着离别的旋律,催促着人们举杯畅饮,来缓解这即将离别的愁绪。 台阶旁的树木笼罩在夕阳的余晖里,池塘边吹起的微风,早早带来了丝丝凉意。 我想把满心的赠言都倾诉给你,可话还没说完,泪水就突然夺眶而出,沾湿了衣裳。
关于作者
唐代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