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出长安应制

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 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 抚迹地灵古,游情皇鉴新。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禹食传中使,尧樽遍下臣。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 岁晚天行吉,年丰景从亲。 欢娱包历代,宇宙忽疑春。

译文:

在这辽阔的天地间,京城所在的区域按照星宿分野清晰罗列,天子乘坐着六匹马拉的车驾,平稳而威严地前行。 往昔,天子曾西行前往旧都长安,而此次则沿着洛阳的道路向东巡游。 天子出行时的仪仗、典章制度尽显庄重威严,仿佛能驱使天、地、人三统的气运;其赫赫声名,让各路神灵都奔走相告、敬畏有加。 那飘扬的龙旗在夜晚的更漏声中蜿蜒舞动,天子乘坐的凤辇缓缓驶过,仿佛拂过了那象征着天帝居所的钩陈星。 回顾这片土地,它有着古老而神奇的灵气,而天子此次巡游,带着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切。 看到这山川,不禁追想起古时放马南山的太平盛世;望着这流水,又忆起了像姜太公那样的贤能之士。 途中,皇帝派遣使者送来美食,如同大禹关怀百姓一般;又赐下美酒,让臣子们都能分享这恩泽,就像尧帝对臣民的厚爱。 天子视察四方,显示出国家的富足昌盛;与百姓交流,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 岁末时分,天象预示着吉祥,年景丰收,随行的臣子们都与天子亲近融洽。 这一路上的欢娱盛况,超越了历代,整个宇宙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温暖美好的春天。
关于作者
唐代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