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是文章得,藩阃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译文:

这些年咱俩相互间的惊喜与感慨彼此都心领神会,在科举的道路上我们一同努力,依次攀登高中。 那时,我们在绣屏旁悠闲地欣赏着夜晚的美景,也曾在繁花簇拥的小径上,马儿嘶鸣着,我们醉醺醺地踏上归途。 你的声名本就是凭借出众的文章而获得的,在地方任职时,你也曾辛勤地操持笔砚、尽职尽责。 如今你要回到远在四千里外恩门的家乡去了,从今往后,我恐怕只能在梦里见到你旌旗飘飘、仕途得意的样子了。
关于作者
唐代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