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译文:

我初次来到这清幽的山野寺院探访宁静,傍晚雨过天晴,站在江边能望见寺院的楼台。 树林之中有一条小路,我沿着它一直走到繁花尽头,一整天都没有人,我看过竹子后便折返。 雨后,我把诗书拿出来晾晒,特地留着门户为僧人打开。 如果我这般苦心是为了报答恩情,那我不敢在这春日吟诗,也不敢再去回想酒杯中的美酒了。
关于作者
唐代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