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十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十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赵嘏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译文: 这首诗翻译为现代汉语大致如下: 您的门下广纳贤才,就如同不嫌弃额头碰到珍珠一般(积极接纳有才之人),身处艰难困厄的境地时,向来是需要诗文书卷相伴的。 我很早就有幸与您像阿戎和诗友那样情谊相投,就如同当年孔鲤趋庭受教一样,您是否也曾向人举荐过像祢衡那样有才华的我呢? 需要说明的是,“膺门”指的是贤士所归的门下,“额逢珠”是一种比较隐晦的比喻,表示遇到有才学的人;“阿戎”在诗中是借指友好的关系;“趋庭”出自《论语》中孔鲤趋庭接受父亲孔子教诲的典故;“祢生”指祢衡,他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才子。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