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 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 黄菊旧连陶令宅,青山遥负向平心。

译文:

### 第一句:“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 你在梦里见到了涔阳那片地方的月色,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起了划船时所唱的歌。“涔阳”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月色往往能勾起人的情思,而中秋本就是团圆、思念的时节,回忆起划船时的歌声,或许也包含着对过去时光、过往经历的怀念。 ### 第二句:“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如果吹奏技艺高超绝妙,那声音应该能与传说中凤凰的鸣叫声相和谐。要是书法技艺精湛,肯定能像王羲之那样,凭借出色的书法换来心爱的鹅。这里用了典故,相传王羲之喜欢鹅,山阴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想要买下来,道士说只要他写一篇《黄庭经》就把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提笔,然后带着鹅满意而归。所以“工书定得鹅”就是说书法好会有收获、有认可。 ### 第三句:“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 亭子旁边的古老树木,在白天也营造出一片阴森的氛围。亭子下面的寒潭,看上去深达百丈。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着些许幽森的画面,古木的阴森和寒潭的幽深,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可能也暗示着周围环境的清冷、人迹罕至。 ### 第四句:“黄菊旧连陶令宅,青山遥负向平心” 黄色的菊花过去是与陶渊明的住宅相连着的。“陶令”指陶渊明,他喜爱菊花,以菊自喻,所以这里黄菊就和陶渊明的住所联系起来,象征着一种高洁、隐逸的生活情趣。“青山遥负向平心”,“向平”即向长,他是东汉时期的隐者,子女婚嫁完毕后,便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这句说青山似乎辜负了像向长那样想要归隐山林的心,也许诗人有归隐的想法,但却未能实现,青山依旧在,自己却还在尘世中,有一种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关于作者
唐代卢肇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纳兰青云